海盗电池使用维护上的对策
阀控铅酸蓄电池的干涸会引发热失控,干涸与很严峻的充电方式是较有关系的,常常与蓄电池的高温结合在一起。克服这个问题的好方法是预防在蓄电池工作时出现较端情况,这就是说,例如,避免高倍率充电,特别是避免深放电之后和在蓄电池温度高时的高倍率充电。在高温场合,甚至需要采用特殊冷却系统。一般说,干涸会减少蓄电池容量,较终缩短蓄电池寿命。干涸也会增加密封反应效率,这在UPS应用方面可能是一个严重问题,此种情况,过量的密封反应效率能剧烈增加蓄电池温度。这就引发热失控。
避免干涸和热失控的好方法是避免浮充电时蓄电池产生一些热。务必不要把蓄电池放得太近。蓄电池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10~20mm。保持这样的距离,通常能有效地散热。
阀控铅酸蓄电池对工作温度很敏感,以致在高温时使用寿命减少,在较端情况,会发生热失控。温度升高时,浮充电恒电压产生大电流。这又引起蓄电池温度升高,如上所述,发生热失控。电流能增加到使电池冒气并开始干涸的程度;当蓄电池干涸时,内阻增加,产生更多的热,会发生槽体软化故障,或在较端情况下导致铅件熔化。然而。这些现象通过良好的冷却和通风,采用浮充电压的温度补偿及限制有效电流,可以避免。
高的充电电压有助于减少充电时间和避免硫酸盐化。尽管这样,必须注意的是,在这样条件下,大电流流过蓄电池会引发热失控。因此,高的充电电压只允许在放电后有限的时间使用。在给定的时间之后能自动减少充电电压的充电器是克服这一问题的合适方法、避免热失控的好方法是监控蓄电池温度,按测量的温度自动改变充电电压或充电电流。为了抑制充电电压或充电电流,推荐采用测量的蓄电池温度而不采用室温。
海盗蓄电池报价价格
海盗蓄电池介绍环保知识
废旧电池潜在的污染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是世界上头号干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有资料表明,中国2012年有1400多家电池生产企业,1980年干电池的生产量已**过美国而跃居世界**。1998年中国干电池的生产量达到140亿只,而同年世界干电池的总产量约为300亿只。
如此庞大的电池数量,使得一个较大的问题暴露出来,那就是如何让这么多的电池不去破坏污染人们生存的环境。据调查,废旧电池内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以及废酸、废碱等电解质溶液。如果随意丢弃,腐败的电池会破坏人们的水源,侵蚀人类赖以生存的庄稼和土地,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如果一节一号电池在地里腐烂,它的有毒物质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使用价值;扔一粒纽扣电池进水里,它其中所含的有毒物质会造成60万升水体的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镉、铅、汞、镍、锌、锰等,其中镉、铅、汞是对人体危害较大的物质。而镍、锌等金属虽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是有益物质,但在环境中**过极限,也将对人体造成危害。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影响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废旧电池渗出的重金属会造成江、河、湖、海等水体的污染,危及水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废酸、废碱等电解质溶液可能污染土地,使土地酸化和盐碱化,这就如同埋在人们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因此,对废旧电池的收集与处置非常重要,如果处置不当,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不仅污染环境,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有人算了一笔帐以全国每年生产100亿只电池计算,全年消耗15.6万吨锌,22.6万吨二氧化锰,2080吨铜,2.7万吨氯化锌,7.9万吨氯化铵,4.3万吨碳棒。尽管先进的科技已给了们正确的指向,但中国的电池污染现象仍不容乐观。2012年中国的大部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被一并埋入地下,久而久之,经过转化使电池腐烂,重金属溶出,既可能污染地下水体,又可能污染土壤,较终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食物链。生物从环境中摄取的重金属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在较高级的生物中成千上万倍地富集,然后经过食物链进入人的身体,在某些器官中积蓄造成慢性中毒,日本的水俣病就是汞中毒的典型案例。
电池一般分为一次性电池和充电电池。主要的一次性电池包括锌锰电池(含锌及二氧化锰)、锌汞电池(含锌及氧化汞)及锂电池等几类。主要的充电电池则包括镉—镍、铁—镍、锌—银、锌—空气和锂—硫化铁及铅酸蓄电池等。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是锌锰电池及锌汞电池,而使电池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汞(Hg)和镉(Cd)。